3月12日上午,法官学院组织全院集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见证履职》栏目《河南:情法之间探索社会管理的“乡土”模式》特别节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和全国政协委员汤维建就社会法庭工作与许昌县社会法官葛玉林进行了“面对面”畅谈。在访谈中,张院长重点指出,社会法庭是解决目前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有效利用了社会法官了解当地乡情民意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了为百姓服务、为群众解难。张院长还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对社会法官的培训工作。 观看节目后, 法官学院立即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张院长的讲话精神。第一,组织全院干警对张院长的讲话进行再学习,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社会法庭对及时发现矛盾、妥善处理纠纷有很大优势。社会法官可以直接组织双方及时面对面的调解,时效性强,调解成功率高,人民群众乐意接受。法院法官需要向社会法官们学习与当事人打交道的技巧、化解矛盾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司法能力。同时,法院法官还应当与社会法官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共促提高。第二,今年,法官学院结合每期培训班学员的实际情况,坚持甚至加强“社会法官进课堂”,进一步加大对学员们调处纠纷能力的培训。在全省预备法官第一期培训中,法官学院专门聘请了三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基层社会法官为学员们授课。3月12日,已76岁高龄的巩义市站街镇社会法庭法官、庭长牛丙午老人到院为预备法官学员们授课。他以《浅谈民事调解的方法和技巧》为题,结合他亲自调处的实际案例,用活泼生动、朴实无华的语言毫无保留地向学员们传授经验,深受学员们欢迎。课堂上,掌声不断,赞叹声此起彼伏,反响十分强烈。第三,针对张院长提出加强社会法官培训的要求,法官学院反映迅速,立即行动,用电话、传真等便捷方式,与多位社会法官们进行沟通。根据他们自身的培训需求,法官学院连夜紧急研究制定了《2012年社会法官培训教学方案》。该方案拟聘请省法院领导和全省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资深法官及全省优秀社会法官,对全省社会法庭选任的约320名社会法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理论、法律专业知识、经验交流、现场学习等四个方面。该方案将及时上报省院政治部,以进一步推进我省社会法庭工作,更好地为省法院中心工作服务。